-
Notifications
You must be signed in to change notification settings - Fork 8
Commit
This commit does not belong to any branch on this repository, and may belong to a fork outside of the repository.
ops/virtualization: Add introduction
- Loading branch information
Showing
3 changed files
with
124 additions
and
0 deletions.
There are no files selected for viewing
Loading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Reload?
Sorry, we cannot display this file.
Sorry, this file is invalid so it cannot be displayed.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 | Diff line number | Diff line change |
---|---|---|
@@ -0,0 +1,123 @@ | ||
# 基础知识简介 | ||
|
||
!!! warning "本文仍在编辑中" | ||
|
||
在服务器运维的过程中,虚拟化技术的使用十分常见。运维人员可能会将服务器划分为若干虚拟机进行使用,或使用容器技术将应用进行包装与隔离;在需要管理大量服务器的场景下,虚拟化技术能够为集群管理提供底层支持,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 | ||
|
||
本部分介绍与虚拟化技术有关的常用术语和基础理论知识。 | ||
|
||
## 虚拟化技术简介 | ||
|
||
虚拟化技术是一种资源管理技术,它在下层计算资源与上层软件之间添加了一层抽象层,称为虚拟化层。虚拟化层负责分割、隔离并管理计算资源,并将资源划分为多个抽象的资源实例,提供给上层软件使用。上层软件拥有对抽象资源的完全控制权,然而,其对物理资源的使用会由虚拟化层进行调度和限制。 | ||
|
||
使用虚拟化技术可以带来许多好处: | ||
|
||
- 资源隔离:在虚拟化层未被攻击成功的前提下,即使一个虚拟化实例被攻击,也不会影响其他虚拟化实例,从而提高安全性。 | ||
- 资源共享:一台物理主机可以运行多个虚拟化实例,每个虚拟化实例能够使用的资源都可以弹性分配,从而提高资源利用率。 | ||
- 环境迁移:虚拟化实例是软件定义的,抽象于具体硬件,因此虚拟化实例可以方便地移植到不同机器上运行。 | ||
|
||
根据虚拟化层所在的层级不同,虚拟化技术可以分出以下两种常见类型: | ||
|
||
- 硬件虚拟化(Hardware virtualization) | ||
- 操作系统级虚拟化(OS-level virtualization) | ||
|
||
以下将具体介绍这两类虚拟化技术。 | ||
|
||
## 硬件虚拟化 | ||
|
||
!!! warning "部分内容仅适用于 x86 平台" | ||
|
||
### 概述 | ||
|
||
在硬件虚拟化技术中,物理主机被分割为一台或多台虚拟机(Virtual Machine)。每台虚拟机都可以看作一台独立的“计算机”,拥有自己的虚拟硬件(CPU、内存、硬盘、网络接口等),运行自己的操作系统和应用程序,通过虚拟化技术共享物理主机的硬件资源。 | ||
|
||
硬件虚拟化使得一台物理主机能够同时运行多个不同的操作系统,此时,被虚拟化的下层资源即为 CPU、内存、I/O 设备等硬件资源。用于创建、管理和执行虚拟机的虚拟化层被称为 Hypervisor,有时也被称为 Virtual Machine Monitor(VMM)。被虚拟化的物理主机称为宿主机(Host),而分割出的虚拟机称为客户机(Guest)。 | ||
|
||
在 1973 年的论文《Architectural Principles for Virtual Computer Systems》中,Robert P. Goldberg 将 Hypervisor 分成以下两类: | ||
|
||
- Type-1/Native/Bare-metal Hypervisor | ||
|
||
- Hypervisor 直接运行在硬件上,可以直接访问物理资源 | ||
- 例:VMware ESXi、Microsoft Hyper-V、Linux KVM | ||
|
||
- Type-2/Hosted Hypervisor | ||
|
||
- Hypervisor 作为操作系统的一个应用程序运行,资源访问受到操作系统的约束 | ||
- 例:VMware Workstation、Oracle VM VirtualBox | ||
|
||
Type-1 Hypervisor 通常效率更高,但配置相对复杂,且灵活性稍差,适合服务器环境安装使用;Type-2 Hypervisor 虽然性能稍逊,但灵活性更强,适合桌面用户或开发者。 | ||
|
||
完整的硬件虚拟化解决方案除了提供 Hypervisor 这样的虚拟化基础设施之外,一般还会附带用户界面和命令行工具,帮助管理员完成虚拟机配置。例如,Linux 下的硬件虚拟化解决方案 Proxmox VE 提供了 Web UI 作为管理界面,如下图所示: | ||
|
||
![Web UI in PVE](../../images/pve-web-ui.jpg) | ||
|
||
当然,有时这类图形化界面无法满足管理员精细化管理或高级配置的需求,此时就需要使用 CLI 工具了,如 VMware ESXi 提供的 ESXi Shell。PVE 由于本身是一个 Linux 发行版,自然可以使用 Shell 和 PVE 携带的一些工具进行管理。 | ||
|
||
### 实现 | ||
|
||
对于 x86 平台,目前有多种技术来实现硬件虚拟化,包括: | ||
|
||
- 全虚拟化(Full Virtualization) | ||
- 半虚拟化(Paravirtualization) | ||
- 硬件辅助虚拟化(Hardware Assisted Virtualization) | ||
|
||
全虚拟化技术采用二进制翻译与直接指令执行相结合的方式来实现 CPU 虚拟化,能够保证不经过修改的裸机程序(如操作系统内核)能够直接运行在虚拟机上。 | ||
|
||
半虚拟化有时又被称为操作系统辅助虚拟化(OS Assisted Virtualization),它依赖于操作系统内核的修改来减少虚拟化带来的性能开销。使用半虚拟化技术的典型代表是 Xen,这是一个开源的 Hypervisor,官网:[Xen Project](https://xenproject.org/)。 | ||
|
||
<!-- TODO: 需要一些性能损耗的具体数据,我没有具体测试的数据 --> | ||
|
||
到了 2006 年前后,Intel VT-x 和 AMD-V 扩展被加入。它们属于硬件辅助虚拟化技术,在 Ring 0 之下引入一个新的 CPU 执行模式,Hypervisor 特权指令和敏感指令的执行都会使 CPU 进入该模式,免去了二进制翻译和直接指令执行的需求。这两种技术出现之后,常常结合全虚拟化和半虚拟化使用,以减少性能损耗。 | ||
|
||
!!! note "I/O 设备直通(Passthrough)" | ||
|
||
在通常情况下,Guest OS 的 I/O 请求会发送给 Hypervisor 模拟出来的虚拟硬件,并交由 Hypervisor 处理与调度。然而,目前许多 Hypervisor 都已经支持 I/O 设备直通,这允许 Guest OS 直接使用物理设备。 | ||
|
||
虚拟化 I/O 设备与直通设备各有优劣之处。一个显然的点是,直通降低了虚拟化带来的开销,但也使得虚拟机的可移植性和灵活性变差。 | ||
|
||
选择将 I/O 设备进行虚拟化和直通是一项取舍,需要管理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 ||
|
||
## 操作系统层虚拟化 | ||
|
||
<!-- TODO: 这里应该是一个技术 Overview 和术语介绍的区域,其中的知识或许不应该局限于某一特定 OS(尤其是 Linux 下的容器技术) --> | ||
|
||
在操作系统级虚拟化(OS-level virtualization)中,虚拟化的对象是操作系统内核及其调度的系统资源,而不像硬件虚拟化那样直接对硬件资源进行虚拟化。在这种模式下,每个虚拟化实例都认为自己独占操作系统内核及其所调度的资源,但实际上会受到真正操作系统内核的调度与限制。 | ||
|
||
目前最流行的操作系统层虚拟化技术被称为容器技术(Containers),它依赖于操作系统内核提供的资源隔离与限制等功能。 | ||
|
||
以 Linux 为例,其提供的隔离与限制机制包括: | ||
|
||
- chroot | ||
- namespaces | ||
- cgroups | ||
- apparmor | ||
|
||
与硬件虚拟化相比,操作系统级虚拟化的开销较小,也不依赖于硬件支持,但其不能实现跨操作系统,目前一般用于应用隔离与部署、环境复现等场景。 | ||
|
||
关于 Linux 下容器技术的详细介绍,可以阅读本文档的 [容器](/ops/virtualization/container) 部分。 | ||
|
||
!!! note "API 兼容层" | ||
|
||
API 兼容层技术实现的是 API 级别的虚拟化,这种技术的典型代表是 Linux 平台下的 Wine 和 Windows 平台下的 Windows Subsystem for Linux 1(WSL1)。 | ||
|
||
而 WSL2 中的 Linux 实例本质上是运行在 Hyper-V 虚拟化技术上的轻量级虚拟机,与 WSL1 的架构完全不同。 | ||
|
||
请读者查阅资料,了解相关技术之间的差异。 | ||
|
||
## Linux 下的虚拟化方案 | ||
|
||
### 底层:QEMU/KVM | ||
|
||
关于 QEMU/KVM 的详细介绍,可以阅读本文档的 [QEMU/KVM](/ops/virtualization/qemu-kvm) 部分。 | ||
|
||
### 高层:Proxmox VE | ||
|
||
Proxmox Virtual Environment(简称 Proxmox VE、PVE)是一个开源的服务器虚拟化环境 Linux 发行版。其使用基于 Ubuntu 的定制内核,包含安装程序、网页控制台和命令行工具,并且提供了 REST API 进行控制。 | ||
|
||
Proxmox VE 支持两类虚拟化技术:基于容器的 LXC 和硬件抽象层全虚拟化的 KVM。 | ||
|
||
## 参考资料 | ||
|
||
<!-- FIXME: 这个资料官网没了,看看怎么处理 --> | ||
|
||
- [VMware White Paper - Understanding Full Virtualization, Paravirtualization, and Hardware Assist](#_7) |
This file contains bidirectional Unicode text that may be interpreted or compiled differently than what appears below. To review, open the file in an editor that reveals hidden Unicode characters.
Learn more about bidirectional Unicode charact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