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章。我们要谈谈,有了确定的方向后,如何高速执行。
之前我在刚变成程序员时,对于一个网路产品怎么样建构出来。我是完全一无所知的。
当时一般比较大的网路公司是这样做的。所以假设一个产品需要六个月,以下是最常出现的时间线:
- 花了 3 - 4 個月的訪談需求
- 花了 1 個月請美術設計視覺與介面,以及反覆修改
- 最後剩下不到 两周再請 RD 进场写程式。
这种开发方式被称之为是瀑布式开发。
手段是先搜集完备规格再开工。
固定每周会开产品会议。项目经理 就会召集开发小组,与程序员在会议室开会,"BrainStorming"。看看 项目经理 整理的到的需求,到底能不能做。
程序员往往对参加这样的会议会感到很痛苦。因为现场老是会出现这样的冲突:
- 项目经理可能这功能觉得很容易,不太费劲。但是程序员觉得这明明很复杂,于是被激怒了
- 项目经理觉得理所当然的功能,但程序员身为互联网重度使用者,一看就知道不可行,双方吵起来
- 程序员一直枪掉项目经理提出的功能的功能,项目经理 觉得程序员不尊重业务专业与创意
瀑布式开发型的项目,整个开发周期当中 80%的时间。往往花在这些会议上,确保产出「完备的规格」。等到规格写完之后,才会再把这些规格交给视觉设计师设计介面。
而设计师在设计介面又需要花上几周,这期间反覆跟项目经理 确认介面流程没有理解错误。而到了开发周期尾声,才轮到程序员开始接手实做,这时距离上线日剩下两周时间。
这就是什么为什么多数的网络产品服务,刚上线时网站都是破破烂烂的。因为瀑布式开发型项目所有的时间,都被花在策划跟画图。没有空间让程序员「好好把功能写完」。
程序员面对这样的状况往往是很崩溃的。
因为程序员不是不想打造好产品,但是往往这么庞大的产品架构,却老是只留给程序员这么少的实做时间。
死线已经老早被设定在那里了,不要说根本没有时间「写好」,光是「写完」都是奢望。就算删掉一些没必要在第一版的功能与特效,其实也写不完。
更何况在跳著写的情况下,甚至「核心功能」也会不小心「被跳掉」。所以大家很常在看到互联网上刚上线的服务,一进去就踩到一堆 BUG。不仅团队自己不满意,使用者也每天都在抱怨。
这种事当然不是大家乐意见到的。改善的方式,当然是立刻抓紧时间每日加班改善。但是,当把 bug 修得差不多之后,当初来尝鲜的使用者却已经走的差不多了。
此时团队开会检讨原因,检讨归咎出:第一版缺乏许多市面上的核心功能是最大的问题。
于是再度规划改版。后续团队继续努力了三个月,又奋力推出第二版。但是还不见起色,于是项目宣告 GG。其实这样的轮回在网路创业公司,一天到晚都在上演。
然而,这就是绝大多公司内部所谓的开发方式。
这样的开发方式,其实很像是在豪赌。也是一种 ALL IN 的方式,中间没办法转向。只能将赌注压在一开始的决定上。
我知道在大陆有些公司,甚至确保要赌赢。变通的方式是:是直接准备了三个团队一起开跑做同样一个新产品,哪个队先写好就用哪队的。
大的互联网公司财大器粗,有本钱可以玩这种拼命式开发的游戏。
但是创业公司真没办法没办法,人就那么多。是不是有什么改进的方式呢?
我在参与了用瀑布式开发的两个产品后,开始隐隐约约觉得这件事不太对劲,难道流程就没办法变通吗?
一个项目真的是得收集完所有规格才能写吗?不能一边规划一边开发吗?
于是我找到一个新型态的协做方式:敏捷 Agile。有别于瀑布式开发的作法,敏捷强调适应真实需求的快速变化。
2001年2月,Martin Fowler,Jim Highsmith等17位著名的软件开发专家齐聚在美国犹他州雪鸟滑雪圣地,举行了一次敏捷方法发起者和实践者的聚会。在这次会议上面,他们正式提出了Agile(敏捷开发)这个概念,并共同签署了《敏捷宣言》。
借着亲自并协助他人进行软体开发, 我们正致力于发掘更优良的软体开发方法。 透过这样的努力,我们已建立以下价值观:
个人与互动 重于 流程与工具 可用的软体 重于 详尽的文件 与客户合作 重于 合约协商 回应变化 重于 遵循计划
也就是说,虽然右侧项目有其价值, 但我们更重视左侧项目。
我们遵守这些原则:
我们最优先的任务,是透过及早并持续地交付有价值的软体来满足客户需求。
竭诚欢迎改变需求,甚至已处开发后期亦然。 敏捷流程掌控变更,以维护客户的竞争优势。
经常交付可用的软体,频率可以从数周到数个月,以较短时间间隔为佳。
业务人员与开发者必须在专案全程中天天一起工作。
以积极的个人来建构专案,给予他们所需的环境与支援,并信任他们可以完成工作。
面对面的沟通,是传递资讯给开发团队及团队成员之间效率最高且效果最佳的方法。
可用的软体是最主要的进度量测方法。
敏捷程序提倡可持续的开发。
赞助者,开发者及使用者应当能不断地维持稳定的步调。
持续追求优越的技术与优良的设计,以强化敏捷性。
精简──或最大化未完成工作量之技艺──是不可或缺的。
最佳的架构,需求与设计皆来自于能自我组织的团队。
团队定期自省如何更有效率,并据之适当地调整与修正自己的行为。
敏捷式开发的项目有几个特点:
- 将软件切分为不同版本,逐步开发。而非一次性讨论与开发终局版本。
- 舍弃厚重的规格,每个开发循环版本里面,只实在当版本能够对客户有价值的功能
- 保持对计画的灵活性,若发现原始方向不对,立刻拥抱变化。
- 每日沟通与测试修正,让非开发人员也高度参与开发过程,确保交付出正确的软件
- 利用流程与代码,记载软件需求,而非撰写厚厚文件。
听起来很模糊。我在这里白话翻译一下。敏捷开发不写规格,作法是围绕著项目的核心价值开发功能。每周检讨实做结果,并且调整方向。采用版本释出的方式,逐渐完善整个产品。
特别适合小团队采用。
当然,一般人听到「不写规格」这件事。会觉得很恐怖。不写规格,我们要怎么样协作呢?这样不是会出沟通上的差错吗?
其实,敏捷开发并非不写规格。只是规划项目的角度,与实做方式,跟传统的很不一样?
在敏捷开发中,是用另外一种方式「User Story」用户故事。去沟通协作一个项目里面应该被实做的细项。
瀑布式开发典型的流程是 项目经理 花上很多的时间进行访谈写成规格,程序员再根据规格开发「转换」成功能。不过在这段过程当中,却容易出现相当大的沟通落差与实做风险。
这当中的差距在于所谓「规格」,往往强调于「画面的细节」或者是「功能的实现」,有时候叠著叠著,双方都忘记原本为什么这个功能要出现。很可能功能写出来了,却没有帮忙使用者完成任何有价值的工作。或者是功能根本就写错方向。
软件开发的目的应该是让「使用者能够在系统上完成有价值的事」。
既然如此,我们应该回归本质。
User Story 就是一种新的叙述文版,强调透过简单的语境,具体的描述出软体在「使用者」的手上,是怎么样被「操作」的。透过一个一个使用场景,整理出会在这个系统里面出现的「角色」以及「会完成的工作与价值」。
举例来说,User Story 的范本如下:
作为一个 (某个角色) 使用者,我可以做 (某个功能) 事情,如此可以有 (某个商业价值) 的好处。
这里是一些 User Stories 的范例
- 使用者可以在网站上张贴履历,以达到履历曝光的效果
- 使用者可以搜寻有哪些工作,以提升检索效率
- 公司可以张贴新工作,以曝光职缺
- 使用者可以限制谁可以看到他的履历,以避免被前东家发现要跳槽
有一些刚开始使用「用户故事」的朋友,可能会怀疑这样的规划「太过简陋」。
其实不然,一个网站的实做价值与「主要功能」,大概用 10-20 条用户故事就可以叙述完毕了。
我认为敏捷开发与瀑布开发,两者最大的不同,是敏捷式开发体悟到世界上的项目是活的,且是不断演化的。而产品开发的重点在于必须产出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结果。
User Story 撰写是以角色作为划分:身为「什么角色」,我要「做什么事情」。
在瀑布式开发流程中,很多时后代码会写不完是因为「里面有隐藏的角色」,比如说
假设我们这个项目,是一个博客平台。而规格有个需求是博客应该「要有后台管理介面」。
让我们拆解一下这个需求:
「这个后台管理介面」,背后就隐藏著「一个后台管理员的角色」,加入这个角色所需要做的动作开发量几乎就是 2 倍!(因为后台管理员可以在后台管理编辑所有文章,几乎等于要重写类似文章发表编辑的功能,只是在另外一个「管理后台」)
假设我们这个项目,是一个网路电商平台。而规格有个需求是电商平台应该要有「对帐后台」
让我们拆解一下这个需求:
「对帐后台」,背后就隐藏著「一个会计角色」,而加入这个角色所需要的额外开发量几乎是难以估计。因为对帐需求真是千奇百怪。
为什么多数的瀑布式开发,项目为什么做不完。很大的原因就是因为,都是做到最后,才临时在某个画面或者工程细节里面,发现竟然隐藏超大量的技术细节要实现。所以工作量才暴增。
透过先写 User Story 的方式,我们可以提早把这个项目里面「有多少角色」以及「有多少要完成的事」在纸上迭代,先估算出来。甚至把暂时把「不重要角色」要做的事先屏蔽掉。
完全可以光用几张 A4纸,就能将第一版工作量的粗估出来。后续再依项目时程人力,工作量与优先权删减迭代。
- 哪些是在头几个礼拜就要先实做的,否则会阻挡后面开发
- 有哪些功能是可以在上线前再添加。甚至是上线后再做也不迟。
- 哪些功能是完全没必要存在
这些功能将在一个一个迭代循环之中,被实做或被舍弃
我开始改用 User Story 这个方式规划软件项目后。项目的平均工时,几乎减少了 2/3。从六个月降到两个月。
User Story 的核心规划有几个重点:
- 在纸上预先迭代工作量
- 每个版本都是「相对性的完整版」
- 实际的细节份量,可以针对版本的不同以及人力的分配去递增。
以下我以 OTCBTC 作为例子,示范怎么拆 User Story
(第一版的 User Story 可以不用很复杂)
- 使用者可以在网站上张贴广告卖币
- 使用者可以在网站上张贴广告买币
- 使用者可以在网站上看到广告下单买币
- 使用者可以在网站上看到广告下单卖币
(我们发现其实这两个流程是重复的,为了避免前期开发太过复杂,因此决定先做发广告卖币,下单买币)
- 身为一个商家,我要能够在后台上架卖币广告,并且设定上架贩卖
- 身为一个消费者,我要能够在前台看到广告,并且下单购买
(这时候明确引入角色)
(把隐藏的前期细节加入)
- 身为一个商家,我要能够在后台上架卖币广告,并且设定上架贩卖
- 使用者必须要充值数字币进来,有足够的馀额,才能够上架广告
- 身为一个消费者,我要能够在前台看到广告,并且下单购买
- 使用者必须经过身分认证,才能使用下单购买功能
(将隐藏的功能梳理出来,变成主要大功能)
- 身为一个商家,我要能够在后台上架卖币广告,并且设定上架贩卖
- 身为一个消费者,我要能够在前台看到广告,并且下单购买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在站上拥有数字货币钱包,进行充值 / 提币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功能,才能使用完整功能
- 身为一个使用者,为了确保资产安全,必须绑定联系方式
(这个时候,把主要的 Must Have 找出来)
(展开主要大功能,继续展开 Must Have 里面的细节)
- 身为一个商家,我要能够在后台上架卖币广告,并且设定上架贩卖
- 身为一个卖家,可以在管理后台上架广告
- 身为一个卖家,可以在发布广告时调整价格
- 身为一个卖家,广告锚定的应该是全球 BTC 行情均价
- 身为一个卖家,可以在买币者下单后,与卖家沟通进行交易
- 身为一个卖家,可以在买币者付完钱打款后,释放数字货币给对方
- 身为一个卖家,可以在买币者下单后,收到通知后,立即处理订单
- 身为一个消费者,我要能够在前台看到广告,并且下单购买
- 身为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前台看到下单广告列表
- 身为一个消费者,可以在前台看到广告内容详情
- 身为一个消费者,可以在下单后,与卖家沟通进行交易
- 身为一个消费者,下单之后,卖家数字币必须进行锁定,确保交易安全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在站上拥有数字货币钱包,进行充值 / 提币
- 身为一个使用者,可以申请一个钱包 (BTC/ETH)
- 身为一个使用者,申请钱包后,可以拿到一个数字钱包地址
- 身为一个使用者,可以充值到钱包地址(6个确认后到帐)
- 身为一个使用者,可以发起提币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经过身份验证功能,才能使用完整功能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通过 email 验证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通过 实名 验证(身份证)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通过 进阶 验证(银行卡)
- 身为一个使用者,为了确保资产安全,必须绑定联系方式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通过 email 验证
- 身为一个使用者,必须绑定二步验证
一般来说。User Story 写到第五版。大致上的骨架就会出来。
- 大骨架在完稿时大概会是 20 条上下的主要框架
- 中骨架是在大骨架下继续展开的 Must Have 功能,展开后大概会有 100 条。
- 这 100 条里面有更小的细节,最后扩展会最终会达到大至上 1000 条左右的规模。
我们会在大骨架完稿后,先做一版流程图,确定业务逻辑方向不会被这些细节冲散。
主动现确立后。团队的主程,在开发时,并不会优先实做各个画面的细节。
而是会直接把每一个大的 User Story 的画面骨干,先开发出来,串成一个完整的 Workflow。然后团队再以"重构"的方式,去补完每个画面的细节。
重构式开发的好处。
在于在第一周动工时,就有一个非常粗糙的 1.0 版本。能让整个团队成员知道目前系统有多少条确定的「闭环功能主线」,骨架非常明确,有了明确的工作方向以及工作量预估。
接著整个团队就能够以「重构每个功能画面」为目标去前进。
- 程序员可以专注完善该功能的细节
- 美术设计可以专注设计该功能的画面
达到平行开发的目的,两者可以各自完工后再整合,加速整个开发流程的速度
当时决定做 OTCBTC 时,就已经决定要打闪电式战争。
目标是得在 11/01 前上线 OTCBTC。我们是在 9/22 立项。也就是剩下不到 40 天的时间。
但是虽说如此。我们还是很乐观。毕竟此前我们做 ico 平台时,就有了区块链钱包系统的积累。所以觉得这个项目开发难度并没有想像中的大。
但第一周开始开始写主架构时,我们才发现糟了。。。。。为什么呢?因为 OTCBTC 本质上是在做区块链版的淘宝(市集) + 阿里旺旺(买卖家即时沟通工具)。
如果真的要完整上线,必须要做的功能有
- 卖家可以在上面发广告,买家可以在上面下单购买
- 买家可以在上面发广告,卖家可以在上面下单收购
- 必须支持 BTC / ETH 双币种
- 必须支持简体与繁体语系
我们当场就蒙逼了。
我们原本以为只要盖一个平台,让卖家刊登卖币的广告,让人家来买币就行了。
但是经过使用者访谈后,它们不这么认为,强调完整版一定要有双向广告。
要知道,这样系统里面就有两种角色。
- 发广告的卖方
- 发广告的买方
而系统每多一个角色,工作量就多一倍。多加一个币种也是多一倍工作量,这当中的架构线图,甚至是在第一版复杂到搭不出来的。同事都崩溃了不知道如何动工。
到最后怎么解决的?
「骗」字诀!
我哄著大家,这样吧!我们上线第一版求上线就行。有事我担。第一版,只做:
- 只做卖家广告
- 只支持 BTC
- 只支持简体版
大家听了觉得这个进度应该勉强做的完,而且架构图也盖的出来(一样也是用重构式开发),就冲刺看看。
真的两周就把这个架构写得差不多了....
于是我厚脸皮的说,既然卖家广告线已经做完了。那我们反过来加买家广告要花多久时间?
同事说三天。于是我们花了三天把这个功能叠上去了。
写完之后测了一两天,确认主流程都差不多了。我继续厚著脸皮问,既然 BTC 都做完了,那支持 ETH 要花多久时间?
得到大概只是加一个下拉选单,以及修正部分显示的功夫,两天差不多。于是这时候确定上线时会有双币种了。(业界当时只有 BTC 场外工具)
时间还剩下两周多。我继续厚脸皮的问,我们可以支持繁体版吗?....
虽然我又收到很大的白眼。但是我们发现做繁体版在当时已经没有想像中的难了。
因为当时我们系统里面绝大多数流程与显示字串,几乎已经完全固定下来了。繁体与简体的转换也不难。更何况,也不是每一页每一个字都需要在上线前搞齐繁体翻译。
于是我们就用这种「诡异的迭代法」,在短短二十几天,哗啦哗啦的把第一版 OTCBTC 「逼」出来了。
这种开发速度,在业界看起来是不可能的任务。
但却不是我们团队第一次挑战这类型的难题,我们前一个项目 ico.info,开发的时间略久一些,大概 45 天(第一次做区块链服务,花了比较久的时间)。用的也是类似的工法。
这当中的秘诀就在于:
- 控制难度,控制角色复杂度
- 非常早期找出真正有价值的功能,其馀尽量舍弃或变通
- 点出地图上的终点,让团队第一时间都知道最终要盖出什么
- 平行开发,没有谁挡谁的进度
我们在开发时用的方法,都不是特别复杂的方法,只是特别耐烦的一再一再迭代重构。
各位读者如果眼睛比较细,会注意到本章当中略掉了一些细节。这么复杂的系统,不可能就是写完 15 条用户故事然后自由开打吧?如果真是这样,开发现场会乱得没法形容。
是的。我们在开发过程当中,还用了其他工具加速团队协做。第一版的 OTCBTC,完成的小故事/功能,高达 600 条。
在后面的章节,我们会继续分享,我们是藉助怎么样的工具和流程,展开以及收敛用户故事,达到快速上线的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