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cb87d88

Browse files
committed
zz
1 parent 9ff7a1e commit cb87d88

File tree

1 file changed

+5
-5
lines changed

1 file changed

+5
-5
lines changed

docs/smalltalk/st0086.md

Lines changed: 5 additions & 5 deletions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8,7 +8,7 @@
88

99
从百年前中文打字机的探索,到电子计算时代早期中科院汉语编程语言的尝试,再到 2000 年后易语言在特定场景的落地,以及近年文言文风格 “文言编程语言” 在 GitHub 的掀起的中文编程小热度,中文编程语言的发展始终在曲折中前行。然而时至今日,能真正应用于工业领域的中文编程语言仍近乎空白,甚至在中文网络语境中,中文编程常被贴上 “降智”“鸡肋” 的负面标签。这一现状背后,是 “用户习惯惯性” 与 “技术底层绑定” 的双重桎梏,而突破的关键,在于从认知源头与技术源头进行系统性重塑,借力开源生态培育独立生态,最终实现从 “表层汉化” 到 “原生创新” 的跨越。
1010

11-
![/st0086-01.png]
11+
![](/st0086-01.png)
1212

1313
## 1. 中文编程语言的发展困局:习惯惯性与底层依赖的双重枷锁
1414

@@ -20,7 +20,7 @@
2020

2121
正如维特根斯坦所言:“语言的边界即思维的边界。” 当 “分支循环” 天然映射为if/for,“数据移动” 直接关联MOV,英文已成为程序员描述计算机逻辑的 “默认语言”。这种思维惯性,让中文编程始终处于 “被动翻译” 的尴尬地位,难以形成独立的技术话语体系。
2222

23-
![/st0086-02.jpg]
23+
![](/st0086-02.jpg)
2424

2525
## 2. 突破战略:从源头重塑中文编程的认知与技术根基
2626

@@ -36,7 +36,7 @@
3636

3737
比如清华大学魏永明老师团队的 “可执行考鼎码”,正是这一方向的典型实践。其参考 Knuth《具体数学》的逻辑重构思路,从数学基础层植入中文表达习惯,并实现 “可执行伪代码” 特性 —— 小学生用中文逻辑编写代码,可直接运行。目前该语言已在多所小学的信息学奥赛启蒙课程中应用,小学3年级的孩子已经可以写错上百行有相当复杂度的考鼎码程序了,这无疑印证了中文在启蒙场景的天然优势。
3838

39-
![/st0086-03.png]
39+
![](/st0086-03.png)
4040

4141
### 2.2 起点二:技术底层 “中文平权化”,打破英文垄断
4242

@@ -48,7 +48,7 @@
4848

4949
比如国内凹语言团队的探索正是这一方向的代表。其为 RISC-V 指令集构建 “中英文双语汇编体系”,比如以常量、全局、函数中文关键字定义语法结构,比如32个寄存器以中文的“甲格”表示第一个整数寄存器、“甲皿”存放液体的容器表示第一个浮点数寄存器,其中不仅仅有天干地支还借鉴了八卦阴阳的的词语。第一次看到这些新的术语可能不太习惯,但是对于没有被英文编程洗脑过的小朋友看到中文就会有莫名的熟悉感。目前该团队已尝试为国产 RISC-V 单片机开发中文汇编语言,更是构建了内置了简易的模拟器环境,从而为从底向上构建独立的工具链展示了可能性。
5050

51-
![/st0086-04.jpg]
51+
![](/st0086-04.jpg)
5252

5353
## 3. 生态加速:开源赋能中文编程的 “小爆发” 可能
5454

@@ -74,5 +74,5 @@
7474

7575
未来,中文编程未必能取代英文编程在全球协作中的地位,但完全有可能在本土场景、启蒙教育、特定行业中形成独特优势,与英文编程共同构成 “多元共生” 的格局。衡量其成功的标准,不是 “有多少人用中文写代码”,而是 “中文是否为编程世界带来了新的思维方式与可能性”。在开源的土壤上,在政策的支持下,在开发者的持续探索中,中文编程语言的突破不再是遥远的理想,而是正在发生的现实。
7676

77-
![/st0086-05.jpg]
77+
![](/st0086-05.jpg)
7878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