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Commit b081879

Browse files
committed
开始更新语言基础部分的文档
1 parent 21bdcc2 commit b081879

18 files changed

+73
-44
lines changed

Day01-15/01.初识Python.md

+9-24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10,7 +10,7 @@
1010
4. 2000年10月16日:Python 2.0发布,增加了实现完整的[垃圾回收](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9E%83%E5%9C%BE%E5%9B%9E%E6%94%B6_(%E8%A8%88%E7%AE%97%E6%A9%9F%E7%A7%91%E5%AD%B8)),提供了对[Unicode](https://zh.wikipedia.org/wiki/Unicode)的支持。与此同时,Python的整个开发过程更加透明,社区对开发进度的影响逐渐扩大,生态圈开始慢慢形成。
1111
5. 2008年12月3日:Python 3.0发布,它并不完全兼容之前的Python代码,不过因为目前还有不少公司在项目和运维中使用Python 2.x版本,所以Python 3.x的很多新特性后来也被移植到Python 2.6/2.7版本中。
1212

13-
目前我们使用的Python 3.7.x的版本是在2018年发布的,Python的版本号分为三段,形如A.B.C。其中A表示大版本号,一般当整体重写,或出现不向后兼容的改变时,增加A;B表示功能更新,出现新功能时增加B;C表示小的改动(如修复了某个Bug),只要有修改就增加C。如果对Python的历史感兴趣,可以查看一篇名为[《Python简史》](http://www.cnblogs.com/vamei/archive/2013/02/06/2892628.html)的博文。
13+
目前我们使用的Python 3.7.x的版本是在2018年发布的,Python的版本号分为三段,形如A.B.C。其中A表示大版本号,一般当整体重写,或出现不向后兼容的改变时,增加A;B表示功能更新,出现新功能时增加B;C表示小的改动(例如:修复了某个Bug),只要有修改就增加C。如果对Python的历史感兴趣,可以阅读名为[《Python简史》](http://www.cnblogs.com/vamei/archive/2013/02/06/2892628.html)的博文。
1414

1515
#### Python的优缺点
1616

@@ -38,7 +38,9 @@ Python的缺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3838

3939
#### Windows环境
4040

41-
可以在[Python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下载到Python的Windows安装程序(exe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Windows 7环境下安装Python 3.x,需要先安装Service Pack 1补丁包(可以通过一些工具软件自动安装系统补丁的功能来安装),安装过程建议勾选“Add Python 3.6 to PATH”(将Python 3.6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并选择自定义安装,在设置“Optional Features”界面最好将“pip”、“tcl/tk”、“Python test suite”等项全部勾选上。强烈建议使用自定义的安装路径并保证路径中没有中文。安装完成会看到“Setup was successful”的提示。如果稍后运行Python程序时,出现因为缺失一些动态链接库文件而导致Python解释器无法工作的问题,可以按照后面说的方法加以解决。如果系统显示api-ms-win-crt\*.dll文件缺失,可以参照[《api-ms-win-crt\*.dll缺失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一文讲解的方法进行处理或者直接在[微软官网](https://www.microsoft.com/zh-cn/download/details.aspx?id=48145)下载Visual C++ Redistributable for Visual Studio 2015文件进行修复;如果是因为更新Windows的DirectX之后导致某些动态链接库文件缺失问题,可以下载一个DirectX修复工具进行修复。
41+
可以在[Python官方网站](https://www.python.org)下载到Python的Windows安装程序(exe文件),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在Windows 7环境下安装Python 3.x,需要先安装Service Pack 1补丁包(可以通过一些工具软件自动安装系统补丁的功能来安装),安装过程建议勾选“Add Python 3.x to PATH”(将Python 3.x添加到PATH环境变量)并选择自定义安装,在设置“Optional Features”界面最好将“pip”、“tcl/tk”、“Python test suite”等项全部勾选上。强烈建议选择自定义的安装路径并保证路径中没有中文。安装完成会看到“Setup was successful”的提示。如果稍后运行Python程序时,出现因为缺失一些动态链接库文件而导致Python解释器无法工作的问题,可以按照下面的方法加以解决。
42+
43+
如果系统显示api-ms-win-crt\*.dll文件缺失,可以参照[《api-ms-win-crt\*.dll缺失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法》](<https://zhuanlan.zhihu.com/p/32087135>)一文讲解的方法进行处理或者直接在[微软官网](https://www.microsoft.com/zh-cn/download/details.aspx?id=48145)下载Visual C++ Redistributable for Visual Studio 2015文件进行修复;如果是因为更新Windows的DirectX之后导致某些动态链接库文件缺失问题,可以下载一个[DirectX修复工具](<https://dl.pconline.com.cn/download/360074-1.html>)进行修复。
4244

4345
#### Linux环境
4446

@@ -81,6 +83,8 @@ export PATH=$PATH:/usr/local/python37/bin
8183
# ... 此处省略下面的代码 ...
8284
```
8385

86+
激活环境变量。
87+
8488
```Shell
8589
source .bash_profile
8690
```
@@ -115,7 +119,7 @@ print(sys.version)
115119

116120
#### 编写Python源代码
117121

118-
可以用文本编辑工具(推荐使用Sublime、TextMate、Visual Studio Code等高级文本编辑工具)编写Python源代码并用py作为后缀名保存该文件,代码内容如下所示。
122+
可以用文本编辑工具(推荐使用[Sublime](<https://www.sublimetext.com/>)[Atom](<https://atom.io/>)[Visual Studio Code](<https://code.visualstudio.com/>)等高级文本编辑工具)编写Python源代码并用py作为后缀名保存该文件,代码内容如下所示。
119123

120124
```Python
121125
print('hello, world!')
@@ -206,7 +210,7 @@ jupyter notebook
206210

207211
![](./res/python-jupyter-2.png)
208212

209-
#### Sublime - 文本编辑神器
213+
#### Sublime / Visual Studio Code - 高级文本编辑器
210214

211215
![](./res/python-sublime.png)
212216

@@ -238,7 +242,7 @@ jupyter notebook
238242
- Python PEP8 Autoformat - PEP8规范自动格式化插件。
239243
- ConvertToUTF8 - 将本地编码转换为UTF-8。
240244

241-
> 说明:事实上Visual Studio Code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它不用花钱并提供了更为完整和强大的功能。
245+
> 说明:事实上Visual Studio Code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它不用花钱并提供了更为完整和强大的功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行研究
242246
243247
#### PyCharm - Python开发神器
244248

@@ -256,25 +260,6 @@ PyCharm的安装、配置和使用在[《玩转PyCharm》](../玩转PyCharm.md)
256260

257261
> 说明:当前键入上面的命令后会在交互式环境中看到如下所示的输出,这段内容被称为“Python之禅”,里面讲述的道理不仅仅适用于Python,也适用于其他编程语言。
258262
>
259-
> Beautiful is better than ugly.
260-
> Explicit is better than implicit.
261-
> Simple is better than complex.
262-
> Complex is better than complicated.
263-
> Flat is better than nested.
264-
> Sparse is better than dense.
265-
> Readability counts.
266-
> Special cases aren't special enough to break the rules.
267-
> Although practicality beats purity.
268-
> Errors should never pass silently.
269-
> Unless explicitly silenced.
270-
> In the face of ambiguity, refuse the temptation to guess.
271-
> There should be one-- and preferably only one --obvious way to do it.
272-
> Although that way may not be obvious at first unless you're Dutch.
273-
> Now is better than never.
274-
> Although never is often better than \*right\* now.
275-
> If the implementation is hard to explain, it's a bad idea.
276-
> If the implementation is easy to explain, it may be a good idea.
277-
> Namespaces are one honking great idea -- let's do more of those!
278263

279264
2. 学习使用turtle在屏幕上绘制图形。
280265

Day01-15/02.语言元素.md

+5-3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2,7 +2,9 @@
22

33
#### 指令和程序
44

5-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五大部件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放在一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央处理器,它的功能是执行各种运算和控制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我们通常所说的程序实际上就是指令的集合,我们程序就是将一系列的指令按照某种方式组织到一起,然后通过这些指令去控制计算机做我们想让它做的事情。今天我们使用的计算机虽然器件做工越来越精密,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但究其本质来说仍然属于[“冯·诺依曼结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AF%C2%B7%E8%AF%BA%E4%BC%8A%E6%9B%BC%E7%BB%93%E6%9E%84)的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指出要将存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分开,二是提出了将数据以二进制方式编码。二进制是一种“逢二进一”的计数法,跟我们人类使用的“逢十进一”的计数法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人类因为有十根手指所以使用了十进制(因为在数数时十根手指用完之后就只能进位了,当然凡事都有例外,玛雅人可能是因为长年光着脚的原因把脚趾头也算上了,于是他们使用了二十进制的计数法,在这种计数法的指导下玛雅人的历法就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按照玛雅人的历法,2012年是上一个所谓的“太阳纪”的最后一年,而2013年则是新的“太阳纪”的开始,后来这件事情被以讹传讹的方式误传为”2012年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这种荒诞的说法,今天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玛雅文明之所以发展缓慢估计也与使用了二十进制有关)。对于计算机来说,二进制在物理器件上来说是最容易实现的(高电压表示1,低电压表示0),于是在“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都使用了二进制。虽然我们并不需要每个程序员都能够使用二进制的思维方式来工作,但是了解二进制以及它与我们生活中的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二进制与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关系还是有必要的。如果你对这一点不熟悉,可以自行使用[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8%BF%9B%E5%88%B6)或者[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科普一下。
5+
计算机的硬件系统通常由五大部件构成,包括: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其中,运算器和控制器放在一起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中央处理器,它的功能是执行各种运算和控制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我们通常所说的程序实际上就是指令的集合,我们程序就是将一系列的指令按照某种方式组织到一起,然后通过这些指令去控制计算机做我们想让它做的事情。今天我们大多数时候使用的计算机,虽然它们的元器件做工越来越精密,处理能力越来越强大,但究其本质来说仍然属于[“冯·诺依曼结构”](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86%AF%C2%B7%E8%AF%BA%E4%BC%8A%E6%9B%BC%E7%BB%93%E6%9E%84)的计算机。“冯·诺依曼结构”有两个关键点,一是指出要将存储设备与中央处理器分开,二是提出了将数据以二进制方式编码。二进制是一种“逢二进一”的计数法,跟我们人类使用的“逢十进一”的计数法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人类因为有十根手指所以使用了十进制(因为在数数时十根手指用完之后就只能进位了,当然凡事都有例外,玛雅人可能是因为长年光着脚的原因把脚趾头也算上了,于是他们使用了二十进制的计数法,在这种计数法的指导下玛雅人的历法就与我们平常使用的历法不一样,而按照玛雅人的历法,2012年是上一个所谓的“太阳纪”的最后一年,而2013年则是新的“太阳纪”的开始,后来这件事情被以讹传讹的方式误传为”2012年是玛雅人预言的世界末日“这种荒诞的说法,今天我们可以大胆的猜测,玛雅文明之所以发展缓慢估计也与使用了二十进制有关)。对于计算机来说,二进制在物理器件上来说是最容易实现的(高电压表示1,低电压表示0),于是在“冯·诺依曼结构”的计算机都使用了二进制。虽然我们并不需要每个程序员都能够使用二进制的思维方式来工作,但是了解二进制以及它与我们生活中的十进制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二进制与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转换关系还是有必要的。如果你对这一点不熟悉,可以自行使用[维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A%8C%E8%BF%9B%E5%88%B6)或者[百度百科](https://baike.baidu.com)科普一下。
6+
7+
> 提示:近期关于**量子计算机**的研究已经被推倒了风口浪尖,量子计算机基于量子力学进行运算,使用量子瞬移的方式来传递信息。2018年6月,Intel宣布开发出新款量子芯片并通过了在接近绝对零度环境下的测试;2019年1月,IBM向全世界发布了首款商业化量子计算机。
68
79
### 变量和类型
810

@@ -54,7 +56,7 @@ print(a ** b)
5456

5557
```Python
5658
"""
57-
使用input函数输入
59+
使用input()函数获取键盘输入
5860
使用int()进行类型转换
5961
用占位符格式化输出的字符串
6062
@@ -121,7 +123,7 @@ Python支持多种运算符,下表大致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的顺序
121123
| `is` `is not` | 身份运算符 |
122124
| `in` `not in` | 成员运算符 |
123125
| `not` `or` `and` | 逻辑运算符 |
124-
| `=` `+=` `-=` `*=` `/=` `%=` `//=` `**=` `&=` `\|=` `^=` `>>=` `<<=` | (复合)赋值运算符 |
126+
| `=` `+=` `-=` `*=` `/=` `%=` `//=` `**=` `&=` `|=` `^=` `>>=` `<<=` | (复合)赋值运算符 |
125127

126128
>**说明:** 在实际开发中,如果搞不清楚运算符的优先级,可以使用括号来确保运算的执行顺序。
127129

Day01-15/03.分支结构.md

+4-4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1,12 +1,12 @@
11
## 分支结构
22

3-
### 分支结构的应用场景
3+
### 应用场景
44

5-
迄今为止,我们写的Python代码都是一条一条语句顺序执行,这种结构的代码我们称之为顺序结构。然而仅有顺序结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我们设计一个游戏,游戏第一关的通关条件是玩家获得1000分,那么在完成本局游戏后我们要根据玩家得到分数来决定究竟是进入第二关还是告诉玩家“Game Over”,这里就会产生两个分支,而且这两个分支只有一个会被执行,这就是程序中分支结构。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你应该可以想到至少5个以上这样的例子,赶紧试一试。
5+
迄今为止,我们写的Python代码都是一条一条语句顺序执行,这种代码结构通常称之为顺序结构。然而仅有顺序结构并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比如我们设计一个游戏,游戏第一关的通关条件是玩家获得1000分,那么在完成本局游戏后,我们要根据玩家得到分数来决定究竟是进入第二关,还是告诉玩家“Game Over”,这里就会产生两个分支,而且这两个分支只有一个会被执行。类似的场景还有很多,我们将这种结构称之为“分支结构”或“选择结构”。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你应该可以想到至少5个以上这样的例子,赶紧试一试。
66

77
### if语句的使用
88

9-
在Python中,要构造分支结构可以使用`if``elif``else`关键字。所谓关键字就是有特殊含义的单词,像`if``else`就是专门用于构造分支结构的关键字,很显然你不能够使用它作为变量名(事实上,用作其他的标识符也是不可以)。下面的例子中演示了如何构造一个分支结构。
9+
在Python中,要构造分支结构可以使用`if``elif``else`关键字。所谓**关键字**就是有特殊含义的单词,像`if``else`就是专门用于构造分支结构的关键字,很显然你不能够使用它作为变量名(事实上,用作其他的标识符也是不可以)。下面的例子中演示了如何构造一个分支结构。
1010

1111
```Python
1212
"""
@@ -79,7 +79,7 @@ else:
7979
print('f(%.2f) = %.2f' % (x, y))
8080
```
8181

82-
> **说明:** 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这两种写法到底是哪一种更好。在之前我们提到的Python之禅中有这么一句话“Flat is better than nested.”,之所以提出这个观点是因为嵌套结构的嵌套层次多了之后会严重的影响代码的可读性,如果可以使用扁平化的结构就不要去用嵌套,因此之前的写法是更好的做法
82+
> **说明:** 大家可以自己感受一下这两种写法到底是哪一种更好。在之前我们提到的Python之禅中有这么一句话“Flat is better than nested.”,之所以提倡代码“扁平化”是因为嵌套结构的嵌套层次多了之后会严重的影响代码的可读性,所以能使用扁平化的结构时就不要使用嵌套
8383
8484
### 练习
8585

Day01-15/04.循环结构.md

+6-4
Original file line numberDiff line numberDiff line change
@@ -1,12 +1,14 @@
11
## 循环结构
22

3-
### 循环结构的应用场景
3+
### 应用场景
44

5-
如果在程序中我们需要重复的执行某条或某些指令,例如用程序控制机器人踢足球,如果机器人持球而且还没有进入射门范围,那么我们就要一直发出让机器人向球门方向奔跑的指令。当然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刚才的描述中其实不仅仅有需要重复的动作,还有我们上一个章节讲到的分支结构。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我们的程序中要实现每隔1秒中在屏幕上打印一个&quot;hello, world&quot;这样的字符串并持续一个小时,我们肯定不能够将`print('hello, world')`这句代码写上3600遍,如果真的需要这样做那么编程的工作就太无聊了。因此,我们需要了解一下循环结构,有了循环结构我们就可以轻松的控制某件事或者某些事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发生。在Python中构造循环结构有两种做法,一种是`for-in`循环,一种是`while`循环。
5+
如果在程序中我们需要重复的执行某条或某些指令,例如用程序控制机器人踢足球,如果机器人持球而且还没有进入射门范围,那么我们就要一直发出让机器人向球门方向奔跑的指令。当然你可能已经注意到了,刚才的描述中其实不仅仅有需要重复的动作,还有我们上一个章节讲到的分支结构。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比如在我们的程序中要实现每隔1秒中在屏幕上打印一个&quot;hello, world&quot;这样的字符串并持续一个小时,我们肯定不能够将`print('hello, world')`这句代码写上3600遍,如果真的需要这样做,那么编程的工作就太无聊了。因此,我们还需要了解一下循环结构,有了循环结构我们就可以轻松的控制某件事或者某些事重复、重复、再重复的去执行。
6+
7+
在Python中构造循环结构有两种做法,一种是`for-in`循环,一种是`while`循环。
68

79
### for-in循环
810

9-
如果明确的知道循环执行的次数或者是要对一个容器进行迭代(后面会讲到),那么我们推荐使用`for-in`循环,例如下面代码中计算![$\sum_{n=1}^{100}n$](./res/formula_2.png)
11+
如果明确的知道循环执行的次数或者要对一个容器进行迭代(后面会讲到),那么我们推荐使用`for-in`循环,例如下面代码中计算1~100求和的结果($\displaystyle \sum \limits_{n=1}^{100}n$)。
1012

1113
```Python
1214
"""
@@ -63,7 +65,7 @@ print(sum)
6365

6466
### while循环
6567

66-
如果要构造不知道具体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我们推荐使用`while`循环`while`循环通过一个能够产生或转换出`bool`值的表达式来控制循环,表达式的值为`True`循环继续,表达式的值为`False`循环结束。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猜数字”的小游戏(计算机出一个1~100之间的随机数,人输入自己猜的数字,计算机给出对应的提示信息,直到人猜出计算机出的数字)来看看如何使用`while`循环。
68+
如果要构造不知道具体循环次数的循环结构,我们推荐使用`while`循环`while`循环通过一个能够产生或转换出`bool`值的表达式来控制循环,表达式的值为`True`循环继续,表达式的值为`False`循环结束。下面我们通过一个“猜数字”的小游戏(计算机出一个1~100之间的随机数,人输入自己猜的数字,计算机给出对应的提示信息,直到人猜出计算机出的数字)来看看如何使用`while`循环。
6769

6870
```Python
6971
"""

0 commit comments

Comments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