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系列的文章只是大致了解一下Android视图层的工作原理, 并不会深入去探讨源码中的某个点, 毕竟整个视图层过于复杂,如果没有原因的去抓住分析某个细节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Window
是Android提供的用来构建UI的类,它是承载UI的基本单元。我们在正常开发中一般不会对他直接操作,不过我们所使用的Activity/Dialog
等UI的展示都是依托于Window
。
所以想要深入分析Android UI的展示原理,其实沿着Window
这条线就可以了(目前Android Framework所提供的唯一Window
实现类是PhoneWindow
), 首先我们通过剖析Window
的组成来大致了解一下Window
:
上面这篇文章只是简单的讲了Window
的添加过程和Activity
中PhoneWindow
的UI组成结构。那Window
的UI到底是怎么绘制的呢?
其实是通过Surface
来显示的。每一个窗口都有一个自己的Surface
,可以把它理解为一块画布,应用可以通过Canvas
和OpenGL
在上面作画。Surface
的具体显示由SurfaceFlinger
负责完成。SurfaceFlinger
可以
将多块Surface
的内容按照特定的顺序(Z-order)进行混合并输出到FrameBuffer
,从而显示出用户所见到的UI
。所以下面我们要好好研究一下Surface
,首先看一下它是怎么创建的:
视图的基本承载单元Surface
已经准备完毕,那么怎么渲染一个Surface
呢?
上面3篇文章中的源码分析几乎包含了整个视图层源码的所有关键对象,下面总结一下这3篇文章:
下面这篇文章分析一下: 触摸事件怎么产生和收集的? Activity.dispatchTouchEvent()
是怎么调用到的?
最基本的事件分发流程还是要过一遍的: